在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中彰顯擔當作為
黨的二十大召開于百年變局加速演進、百年大黨再啟新程的歷史節點,著眼千秋偉業,遠眺世紀中葉,部署未來五年,描繪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,在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劃時代、里程碑的重大意義。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,站位高遠、思想深邃、視野宏闊,堅持守正創新、突出戰略謀劃、貫穿團結奮斗,充滿著思想穿透力、政治凝聚力、時代感召力,是一篇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芒的綱領性文獻。通過認真學習領悟,讓我感受最深切的是,黨的二十大報告以大篇幅對“推進文化自信自強,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”作出新部署,把文化的地位作用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歷史高度,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的文化自信、強烈的文化擔當、深沉的文化情懷,明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僅是物質的復興,也是精神的復興,指明了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正確方向。新時代新征程上,我們將聚焦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這個首要政治任務,自信自強、守正創新、踔厲奮發、勇毅前行,在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中彰顯擔當作為。
大情懷堅守
出版發行是為國家立心、為民族立魂的重要工作,是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的重要陣地。只有堅守對事業的追求,才能保持對職業的熱愛。一是對黨絕對忠誠。對黨絕對忠誠既是政治標準,更是實踐要求,必須落實到一言一行、體現在一點一滴、貫穿于一生一世?!皟蓚€確立”是新時代最重要的政治成果,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最根本的政治保證。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,最關鍵、最重要的是深刻領悟“兩個確立”的決定性意義,讓衷心擁護“兩個確立”、忠誠踐行“兩個維護”成為出版發行戰線安身立命之本,貫徹落實于宣傳科學理論、傳播先進文化、弘揚主流價值的實際行動。二是心系“國之大者”。牢牢把握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任務,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這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,堅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學習閱讀需求為己任,找準服務發展大局中的坐標和方位,發揮出版發行在科教興國戰略、人才強國戰略、創新驅動戰略方面的支撐作用,讓文化力量轉化為物質力量、讓文化軟實力轉化為經濟硬實力。三是扛起文化使命。堅持“二為”方向、“雙百”方針,堅持創造性轉化、創新性發展,立足思想引領、精神支柱、道德教化、知識哺育等文化傳承創新功能,充分發揮安徽文淵久、文脈廣、文氣足的特色和優勢,加快啟動《安徽文庫》等重大出版工程,培育打造一批彰顯徽風皖韻和時代特征的文化符號、文化標識,增強安徽文化認同感歸屬感,提升安徽文化軟實力影響力,真正以璀璨文化之光照亮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之路。
大視野謀篇
漫無目的的奔跑,注定沒有詩與遠方。思想的大門打不開,發展的大門也打不開。只有登高望遠,才能跳出舒適圈、開辟新天地。一是謀劃高能級平臺。對標國內一流,找準自身的優勢、所處的位置、存在的短板,積極謀劃推進精品創作平臺,組織實施現實題材文學精品創作工程、優秀青少年讀物出版工程、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等,把重點社科項目、精品文藝創作轉化為出版成果;謀劃推進“書香安徽”重大閱讀設施平臺,深化農家書屋助力鄉村振興行動、高標準建設高校校園書店、打造城市“15分鐘閱讀圈”,讓城鄉到處都是書香、讓美好閱讀觸手可及;謀劃推進產業數字化、數字產業化平臺,啟動文化數據服務平臺建設,推進國家級出版融合發展重點實驗室建設,做好國家“區塊鏈+版權”創新應用試點,以數字化為出版發行工作賦能。二是推出高含金量政策。扎實做好文化經濟政策的深度調研,認真謀劃涵蓋策劃、創作、生產、傳播、交易、版權保護等全周期政策體系,在用足用好用活國家出版基金、古籍整理出版基金、文化強省資金、出版走出去、主題出版、中長期重點出版物“六庫”等政策的基礎上,應對疫情防控新階段各項挑戰,從財政資金、金融扶持、稅收優惠、要素配置等方面,助力出版發行行業市場主體紓困解難,營造“如魚得水”的環境、提供“如沐春風”的服務。三是集聚高素質人才。一手抓超常規引進,推進“江淮文化名家”培樹工程,實施“名家名作培育計劃”,鼓勵省屬高校、研究院所和文化企業加大文化名家和領軍人才引進力度。一手抓大力度培育,優化安徽新聞出版職業技術學院專業設置,深化職普融通、產教融合、校企合作,培養更多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,為行業發展提供堅實智力支撐。
大手筆推進
謀劃工作體現站位高度和認知角度,推進工作檢驗責任擔當和能力水平。只有將堅定文化自信當成立業之本,把堅持改革創新當成強業之路,把打造傳世精品當作興業之責,才能不負時代、不辱使命。一是鞏固傳統出版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,深入實施典籍整理、文化研究、科技創新“三大出版工程”,扎實推進出名書、建名社、育名編輯、樹出版名家“四名行動”,從時代之變、中國之進、人民之呼中提煉主題、萃取題材,強化創意引領、數字驅動和科技賦能,在文化品位、藝術內涵、科技元素上下功夫,努力推出更多有思想深度、精神高度、文化厚度的精品力作,在全國出版界有力發出“安徽聲音”。二是壯大數字出版。認真貫徹落實《關于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》,借鑒國內外成熟的數字出版、有聲出版、數字教育等產業模式,發揮好數字出版基地(園區)的孵化、服務和支撐作用,推進皖版數字化工程建設,加強數字出版產業“雙招雙引”,打造一批競爭力強、優勢突出的出版融合發展示范企業,有效鞏固數字時代出版發展主陣地。三是塑造“出版+”。貫通“資源—版權—產品—產業”價值鏈,暢通產業化創作生產、商品化產權交易、資本化投資運營等渠道,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,推動出版與創意設計、文化旅游、體育等相關產業深度融合,通過滲透、介入、跨界、集成的方式,促進出版重塑供給鏈、構建創新鏈、延伸價值鏈,提高出版發行產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貢獻度、顯示度,做到既為一域爭光,更為全局添彩。
大力度統籌
統籌是科學的思維方式、精準的規律把握、正確的做事邏輯、高效的工作方法。重在統籌,難在統籌,為在統籌,效在統籌。一是強化全局意識。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,自覺扛起舉旗幟、聚民心、育新人、興文化、展形象使命任務,認清方向所在、目標所在、責任所在、擔當所在,真正把貫徹黨中央及省委部署要求與出版發行工作科學地、具體地結合起來,體現到謀劃重大戰略、制定重大政策、部署重大任務、推進重大工作的實踐中去,始終做到在大局下思考、在大局下行動。二是堅持系統觀念。出版發行工作點多線長面廣,必須完整、準確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,善于算大賬、算長遠賬、算整體賬、算綜合賬,把歷史、現實、未來貫通起來審視,把近期、中期、遠期的目標統籌起來推進,謀劃工作注重通盤考慮、出臺政策注重相互銜接、力量擺布注重統籌兼顧,切實增強工作前瞻性、整體性、協同性,打好系統戰、關聯戰、鏈條戰。三是勇于開拓創新。保持思想敏銳度和開放度,克服因循守舊觀念,打破傳統思維定勢,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、內容載體創新、傳播方式創新。面對數字化時代,對一些新生事物、奇思妙想,第一反應不應該是質疑,也不應該是挑刺,而要有“十年磨一劍”的定力,以敢為人先的銳氣激發創新熱情,以上下求索的執著砥礪創新智慧,推動出版發行工作干在實處、走在前列。
大擔當扛責
擔當是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,是黨員干部職責所在、使命所系。唯有拿出舍我其誰的決心意志和萬難不懼的果敢勇毅,拼干勁、拼斗志、拼耐力、拼作風,才能以實干見擔當、以實效見擔當。一是在“最關注點”傾心用力。群眾關心什么,百姓需要什么,我們就要聚焦什么、重視什么。出版發行戰線作為精神文化產品“質檢員”和“把關人”,要切實擔負起以文化人的神圣使命,堅持內容為王、品質至上,提升“程序管理”,完善“內容管理”,嚴格質量標準,加大原創力度,注重科技賦能,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、多層次、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要,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。二是于“最迫切時”挺身而出。用力編織作者與讀者的紐帶,搭建創作與閱讀的橋梁,當好無事不擾、有事必到的“店小二”“勤務員”,努力讓更多的寫書人和出書人來安徽有用武之地、無后顧之憂。踐行“有困必幫、有難必解”的工作要求,既“錦上添花”,更“雪中送炭”,全力以赴為基層出版發行單位紓困解難、排憂救急,幫助實現“既有面子,又有里子”的可持續、高質量發展。三是往“最細節處”見嚴見實。發揚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,永遠吹沖鋒號,把嚴的基調、嚴的措施、嚴的氛圍長期堅持下去,教育引導出版發行戰線黨員干部強化自我修煉、自我約束,敬畏權力、慎用權力,將個人看輕一點、組織看重一點,將名利看輕一點、聲譽看重一點,真正視工作為事業、把克難當快樂,永遠做忠誠干凈擔當的踐行者。(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一級巡視員 查結聯)